楚天都市报记者国倩 通讯员田俊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
对话人物:
王继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一直致力于数字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基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双轨混成数字学校”等多种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
对话背景:
今年抗疫期间,我国中小学的“停课不停学”已成为世界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
作为阻断疫情向校园扩散的应急之举,这次学生和教师居家参与的在线教育实践是从未有过的创举。学校教育短期内被迫从面授教学转向在线教学,对教育管理部门、网络平台、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是全新的挑战。
受教育部科技司委托,今年3月起,王继新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对战疫背景下基础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大规模在线调查和研究。
教学质量需要多方协同来保障
记者:今年初,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你怎么看待当时这个“全面实施线上教学”的决定?
王继新:因地制宜地全面实施“停课不停学”,是应急举措。在全面实施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络搭建云课堂,满足了疫情期间全国约1.8亿中小学生的“有学上”的迫切需求。如此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可谓史无前例,也得益于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政府、企业、学校的密切协同。
实施之初,教师、学生和家长都经历了一个适应期,也出现了来自网络速度、学习平台质量、教师信息素养、学生自我约束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一直在为师生提供有效支持服务,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推出了“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专项研修课程”,向广大教师免费开放。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虽是应急之举,但在教育治理、师生发展、支持服务、家校共育等方面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指导与统筹,明确各系统的职责和权限,吸纳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教育治理,形成了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合力;各区域、学校依托名师、骨干教师建立教研共同体,在实践、交流和分享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学生居家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各类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形成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等。
记者:从近一个学期的实施情况看,湖北的线上教学质量如何?
王继新:今年3月,受教育部科技司委托,我们对“战疫背景下基础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展开研究。团队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课堂视频分析、政策文本分析等方法对中小学在线教育进行了数据画像。在对湖北省的17个市(州)、共103个县(区)73750名学生、212932名家长和59156名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和家长对居家在线学习的接受度、整体满意度、期望确认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均处于较高水平,即认同度较高。
但在线教学的质量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教师的在线教学设计能力是关键。在线课堂相比传统课堂在课堂环境、师生关系、组织模式、课堂交互和资源供给上均有所不同,但部分学校、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安排和教学时长依然遵循传统课堂的模式,并没有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二,在线交互的缺乏影响学习者参与度。目前教师采用的教学交互方式主要包括语音连麦、视频连麦、在线测试、社交媒体交流、小组讨论和发送留言等形式,这些交互方式为保证在线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学生参与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部分课堂的教学互动缺乏,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
第三,无法精确学情分析影响“以学定教”。有六成的受访教师表示难以把握学生学习状态,且超七成的教师对学情的分析仍沿用传统的布置作业与批改方式,这无法及时且精准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实施与改进。
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家长的支持、学习平台质量、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学习支持服务等因素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疫情之下的在线教学质量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多方协同来保障。
记者:除了中小学外,高校也在进行线上教学。中小学与高校的线上教学有何差异?
王继新:按照教育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的要求,高校的线上教学更为复杂,教师、学生、学校、课程平台等都面临空前的挑战:
第一,在线学习的方式对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高校教师要迅速进入在线教学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在短时间内熟悉和掌握各类在线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创新的授课方法和更有吸引力的课程内容,组织好在线课堂,从而保持学生学习参与度。
第三,高校学生选课、排课、课程学分认定、课程评价、教师考核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均需线上完成,学校需要调整管理制度和办法,要集聚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为师生提供支持服务。
疫情期间,教育部组织了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中国大学MOOC平台也从平台上近8000门课程中适配相应的专业课、公共课、通识课等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给广大师生。但相比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复杂,专业领域涉及面广,每门课程教学模式及场景复杂性和差异度也很高。不少高校仍面临着在线课程资源储备不足、适用性不强、教师扎堆直播开课等问题,线上教学体验亟需得到优化。
疫情之下的在线教学与以往不同
记者:在疫情之前,其实很多学校已经有线上教学的尝试,现在的线上教学和往日的线上教学有何不同?对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们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王继新:疫情之下的在线教学,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理解的在线教学。
其一,地位上的不同。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是一种常态化教学,是学校正式教学的主体形式;而以往在线教学更多的是面对面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存在于混合式教学之中。
其二,组织模式的不同。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大多是面向区域开展的大规模同步教学、面向班级的线上学习活动,以及以资源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结合,这与以往纯粹大规模或班级为单位的在线教学在组织方式上有一定差异。
其三,学习环境的不同。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环境是家庭居住环境,在学习氛围上与学校环境不同。
其四,资源供给上的不同。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整合了国家、部分省市网络学习平台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4频道等多种传播通道,保证师生能够利用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终端接收资源,照顾到了全国各省市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为各地开展在线教学提供自主选择平台和资源的机会。
疫情之下的在线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学校教育管理和校本资源建设、教师信息素养和在线教学胜任力,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挑战。
记者:课程导入是网络教学的准备阶段,在教师如何准备、学生应如何准备、教学资源的准备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继新:不同于传统的班级授课组织,网络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必局限于固定的时空,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技术环境、学习者特征等要素灵活选择某一种最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或对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加以整合,即遵循“弹性教学”的思想。
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其课程的导入微策略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应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以主题式教学模式为例,教师就是主题活动的设计者,准备阶段应设计活动主题任务、学习目标及其预期结果。活动主题必须与学科具体章节内容相关,使得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活动预期要说明活动的输出成果形式及评价标准。
记者:与线下学习相比,组织学生在线上学习难度更大。你认为学校和老师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王继新: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大部分是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实施的,大规模同步授课教师并不一定是班级任课教师,因此存在区域同步直播内容与课后班级线上活动衔接不紧密,无法实现深度学习的问题。
因此,课后班级线上学习活动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班级任课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应重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反思、表达与分享。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协同知识建构”开展协作学习。
例如,写作学习活动中,可以采用“在线思写议享”的策略;阅读学习活动中,可采用“在线小组圆桌会议”的策略;若是涉及知识内容较为复杂的主题,则可以采用“协同编辑概念图”的策略等等。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学习都需要有合适学习活动去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记者:由于线上教学的距离影响,对于教学课程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验收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继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学评价不仅仅依赖于考试分数,而是观察整个学习过程的学情大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学校精细化管理、教师精准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
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在线学习将积累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形成学生个体或群体的“用户画像”和学情报告,以便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预测学生的下一个学习行为,并为其提供极富针对性的学习材料,提供最佳学习方法建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实现大规模精准化的教学;学校管理者也能将整体的学情报告作为改进教学、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线上教学师生时空分离,教师对教学进度和内容的精准把控,更需要参考学情数据,因此,学校的教学评价应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以便为教学服务,为实现个性化学习服务。
努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记者:在你们的调查中,各方反映出的在线教学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不同?
王继新:教师认为占前三的问题分别是:师生互动不充分(39.78%)、难以判断学生理解程度(39.29%)、作业布置、验收和评价不理想(36.2%)。
在学生看来,占前3位的分别是在线学习对视力的影响(69.61%)、网络卡顿影响学习效果(64.91%)和老师学生互动少(46.05%)。
家长则有一些担忧,占前3位的分别是担心子女的视力(78.04%)、担心孩子沉溺网络(60.43%)、担心缺乏有效监督(42.86%)。
可见,疫情期间在线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学生和家长出发点不一样,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师生互动不充分、在线教学影响学生的视力等是他们共同关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部分学生返校,在线教学的“后遗症”也随之显现。比如学生因学习漏洞导致的“夹生饭”问题、在线学习进度差异导致的“分水岭”问题、不同学校在线教学方案和教育资源差异导致的“参差不齐”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学校和老师智慧应对。
记者:城乡学生在师资、家庭学习环境、网络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线教学是否会导致教育不公平?
王继新:不可否认,城乡区域学生在居家学习终端以及网络覆盖、可用、稳定等客观条件方面,在学生自我监控、家庭教育、教师观念能力等主观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几个月来,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提供了多类别、多学段、多学科的简便易得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建议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学生的居家在线学习问题,大力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尽快补齐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短板。
建议加强在线教育的顶层设计
记者:未来在线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新型教学模式”?
王继新:在线教学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疫情期间如此大规模长时期的应用与实践是空前的,这为疫后学校适量开展线上教育开启了一扇门。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将成为必然,“混合式教学”(即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相结合)将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
记者:对于疫后中小学在线教育的良性发展,你们有哪些建议?
王继新:加强在线教育顶层设计。科学预测未来在线教育发展规模和需求,加强对未来在线教育投入、在线教育资源和平台、在线教育环境、在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划;注重在线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等方面的积极性。
注重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培训。以校为单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注重教师信息化思维养成,引导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变革传统课堂;将教师网上指导、师生互动、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答疑辅导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培训重点。
保证在线教学质量。注重全媒体课件开发、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多出精品课程,充分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订不同的开发计划;优化在线教学支持系统,提供丰富的工具、平台以及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效率。创设良好的在线学习环境,如创建学习小组、营造积极的心理气氛、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等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减少学生在线学习孤独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如技术支撑、学习资源更新、学习活动安排、学习过程监督、学习问题的解决等学习支持服务,以提升在线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在线学习平台监控功能,定期发送活动计划、日程安排、学习进度、考试计划和论坛反馈等一系列提醒,帮助学生便捷地进行个人学习管理;督促家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居家在线学习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
注重在线学习效果评价。加强对在线教师的评价,将师生交互、在线教学活动组织和在线学习资源提供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在反馈中促进学生自我的学习反思;将人评和机评相结合,提高在线学习效果评价的精准性。
(转自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