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学子
首页 · 人才培养 · 南湖学子 · 正文

南湖学子|学涯故事--樊冰

作者: 编辑:aieduroot 发表时间:2021-03-08

个人简介:樊冰,女,共青团员,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2019年9月,我满怀激动和憧憬的心情来到了桂子山,开始了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刚刚步入研究生生活的我还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没有清晰和完整的规划,一开始也曾迷茫过,但没过多久我就意识到,我需要树立新的目标,努力充实自我,所谓:“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只有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给在未来的竞争中的自己增加筹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期初始,第一件事就是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我很幸运,加入了林裕仁老师的科研小组,林老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帮助了我很多,很多时候他都是引导我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分配学习任务。加入了林老师的小组之后,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活逐渐丰富和充实了起来,在和老师一起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除了用我本来所擅长的东西帮助老师分担之外,我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摸索和探究。我很庆幸我的导师可以尽他所能的指导和帮助我,我的师兄也毫无保留地将他的学习经验分享给我,让我尽量的少走弯路,在科研学习的道路上更加的高效。比如说我们小组会经常一起吃午饭,不仅谈生活八卦,也谈谈学习经验,甚至每次都安排一位学生做个小小的讲谈,让组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其他人的学术视角,熟悉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也有更好的定位,久而久之我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优秀的导师和同学不仅让我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让我始终保持开放谦卑的心态不断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世界观,还有为人处事风格、言谈举止、思维逻辑都发生了积极正向的变化,也让我变得更自律,更阳光,更温暖。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于科研学习逐渐琢磨出门路,很多事情开始可以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就在这时老师给我推荐了一个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机会,我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投稿成功,但是我知道机会是不等人的,有机会就一定要努力抓住,然后尽力而为。写论文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又让我受益颇多,从查资料到形成框架再到内容的扩充,反复的打磨和修改,是一个枯燥且耗费耐心的过程,每次在实验室熬夜改论文,看着其他屋子的灯一盏一盏熄灭,自己还在挑灯夜战,虽然辛苦,但是我知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一定不会成功。写完初稿,在我们小组开组会的时候,我第一次试着进行论文汇报,其实我自己本身的性格是偏内向的,但是自从加入林老师的小组以来,随着组会汇报次数的积累,我开始不再紧张,可以在很多人面前侃侃而谈,抒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偶尔遇到老师突然的提问,也能随机应变,妥善解决。汇报之后老师和师兄也都帮忙提出了意见,终于,论文被顺利录用,我还得到了机会进行参会汇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次写论文的经历除了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同时也给了我自己很大的信心,让我知道人生的每一次辛苦付出都终将会有回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在逐渐适应我们小组的工作节奏之后,我开始和老师一起到小学做调研,做实验,收集数据。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去小学进行实践,本科大四的时候我就进行过为期四个月的支教实习,大二的时候也参加过学校的爱心家教活动,那时候的经历为我现在再次去小学实践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无论是站上讲台,和学生交流互动,还是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以及对学生经行采访和调研,这些对我来说已经并不生疏,也让整个调研和实验数据的收集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一次调研结束后,一个学生主动过来和我说话,她说:“老师,上次上课你们教我们用的学习网页很有趣,论题也好有意思,我喜欢这种大家可以自由讨论、辩论的课,我上完课还继续回家查资料了。我们班平时不爱说话的XXX这次也积极加入讨论了。”看到学生主动和我分享学习感受,我第一次觉得我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然后就想到了林老师和我说的:“做人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可以帮助到这些学生,我就心满意足。”我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所在。论文后续的撰写和修改不同于实践调研,是枯燥的,需要埋头在实验室反复钻研,但这是每个科研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耐得了寂寞,忍得了枯燥的科研人,才会收获累累的硕果。当然,我们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进行自我调整,在兴趣中寻找乐趣,每次在我心浮气躁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翻出自己的笔墨,写写毛笔字,书法是我从小开始学习的,经过多年来的寒暑不辍,在考取了十级证书之后,书法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写字的同时心也就静下来,也就能够冷静思考,可以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收获。论文投出去之后会收到审稿人发回来的修改建议和他提出的问题,这些建议很多时候可以引发我们很多的反思,也可以为我们接下来的科研方向提供思路。最后,论文“The influence of a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low achievers’ science argumentation”在Computer & Education期刊成功发表,这是我成功发表的第一篇SSCI,这对于我来说是特别大的鼓励,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的朝着我的科研方向去努力,去创新,不断的在科研中寻找自己的价值,体会科研学习的乐趣,不断成长,进行自我蜕变。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科研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和长期积累的过程,科研学习之路也没有终点,我会继续努力拼搏,争取学术精进,不负大好青春,不悔美好时代,不忘自我初心。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生涯,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为自己的未来作充分的准备。

Copyright © 2005-2017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鄂ICP备05003325号-9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