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钰琪 罗婧雯)2025年6月30日至7月14日,我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年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国际暑期学校,来自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多所海外合作高校的38名国际学生,参与了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体验之旅。校长彭双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合作部、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合作高校带队教师参加有关活动。

彭双阶指出,今年是我校第七次举办“人工智能教育”国际暑期学校,参与规模再创新高,已成为我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平台。他特别提到,围绕“人工智能+教育”主题,学校致力于搭建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交流空间,激发青年创新活力,共探AI赋能教育的新范式。
暑期学校邀请德国曼海姆大学Dirk Ifenthaler教授、武汉大学王皓教授、我校杜旭教授等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学员根据专业背景分为8个项目小组,在我校青年教师指导下深入探讨智能教育前沿议题。
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国际营员参观了三峡千古情,领略了长江文明的千年文脉。他们前往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参观了三峡工程展览馆、185观景平台等重要设施,深入了解建设历程与科技创新,并沉浸式体验原生态峡江民俗文化,并现场观摩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皮影戏表演。
在校期间,国际营员们不仅学习了中国语言文化,还学打太极拳,现场制作武汉面塑,全方位体验传统文化艺术,并参访我校校史馆、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展厅、百度飞桨(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以及旗下子公司博瓦(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等。
来自伍伦贡大学机电工程专业的本科生Sebastian Nicolas Velasco表示:"通过项目学习和文化体验,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的魅力与AI教育的潜力。"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数据分析与有效管理专业的本科生Anna Mukhanova同学也表示:"这段经历远超预期,让我们在武汉收获了知识与友谊。"

7月13日,学员完成小组项目汇报并获得结业证书,为本次暑期学校画上圆满句号。
据悉,自2018年以来,我校通过全球合作网络,邀请姊妹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来校参加人工智能教育暑期学校,不仅深化了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与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在全球智能教育领域的显示度。
审读人:吴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