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2025年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人工智能+教育”分论坛公告

作者: 编辑:喻邱晨 发表时间:2025-11-03

一、分论坛简介

百廿风华传薪火,立德树人谱新篇。华中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构建和完善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建成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为汇聚一批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围绕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展开研究,推进学术创新与交流合作,加速学校“双一流”建设步伐,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以下简称“学部”)立足“高、新”,着力搭建“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交叉学科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计划于2025年12月17日-19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人工智能+教育”分论坛

二、报名条件

1. 具有教育学(含教育技术学和科学教育学科教学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领域学术背景;

2. 原则上正高岗位不超过45周岁;副高岗位不超过40周岁;应届博士毕业生不超过30周岁,有工作经历的可适当放宽;

3. 已从或即将从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在所从事的学科前沿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且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4. 有意向来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工作。

三、日程安排 

日期

时间

内容

2025年12月17日

下午

报 到

2025年12月18日

上午

开幕式、学者报告

下午

实地考察

人才恳谈会

2025年12月19日

上午

人才恳谈会

下午

离 会

四、差旅食宿

1. 论坛期间的食宿由学部统一安排

2. 学部为受邀线下参会的学者报销境内往返交通费用(旅票自订,保留相关票据,论坛结束后实报实销,机票限报经济舱,高铁限报二等座);

3. 学部为受邀参会学者提供学术报告酬金

五、申请流程

报名:  请符合条件的青年学者于  2025年11月25日前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报名。    

网页端链接:https://docs.qq.com/form/page/DS1FZV09Va2VsZFJC

邀请:学部将向受邀参会学者的邮箱发送邀请函和会议通知,请及时查阅报名系统登记的邮箱。

欢迎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踊跃报名!

欢迎来函来电咨询、来校交流考察!

六、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建成面积160余万平方米,另有250余万平方米的新校区(武汉盘龙城)正在规划建设。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60多万优秀人才

七、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于2020年5月30日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并成立,由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伍伦贡联合研究院以及12个科研、教学平台和其他机构组成。学部以建成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创新高地,全面支撑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为建设定位,是学校建设“学科特区”、实行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    

学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与任务驱动的科研,不断取得新突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62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F0701)方向首个重点和首个重大项目且连续八年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一。科研团队与科大讯飞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协议,以2200万元的合同金额落实“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刷新教育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单笔金额新高。出版著作13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近1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10项(其中国际专利19项),编制国家(国际)标准26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5项。学部学科专业交叉特色明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优势突出,支撑教育学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在2024-2025、2025-2026年度U.S.News全球大学排行榜教育学科排名中位列第四

学部着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余人,技术研发人员120余人,国家级人才7人,省部级人才26人次。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评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教育部教指委、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委会、全国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等15人, 10余名教师(团队)获“湖北名师” “荆楚好老师”“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以更佳业绩引领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新发展,为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八、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岗位条件及待遇

特设岗位

人才类型

岗位名称

条件

待遇

杰出人才

院士

资深教授

取得卓越学术成就,具有崇高声誉的国际一流学者或大师级人才。

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科研启动费:一人一议

团队:支持组建骨干团队,另提供每年不少于2个博士招生名额和不少于2个博士后招收计划

住房:提供优质住房一套或优厚的安家补贴

另提供地方人才补贴

学术领军
人才

博雅学者

学术造诣深厚,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保持或赶超国内外领先水平以及带领团队协同攻关的能力。

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科研启动费:一人一议

团队:支持组建骨干团队,另提供每年不少于2个博士招生名额和不少于2个博士后招收计划

住房:提供优质住房一套或丰厚的安家补贴

另提供地方人才补贴

青年拔尖
人才

桂子学者

从事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已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支撑学术梯队建设的能力。

提供同行业领先的薪酬待遇和充足的科研启动费

团队:支持组建骨干团队,另提供每年2个博士招生名额和1~2个博士后招收计划

住房:提供过渡性住房和可观的安家补贴

另提供地方人才补贴

优秀青年
骨干

桂子青年

学者

海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潜质。已取得具有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

提供同行业领先的薪酬待遇和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

住房:提供过渡性住房和安家补贴

另提供地方人才补贴


常设岗位

人才类型

岗位名称

条件

待遇

骨干教师

教授/研究员

年龄要求:原则上正高岗位不超过45周岁;副高岗位不超过40周岁;应届博士毕业生不超过30周岁,有工作经历的可适当放宽。

业务要求:海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有相关代表性成果。副高及正高岗位申请者应符合我校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晋升条件。

年薪: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

安家补贴:按岗位及学科提供安家费及科研启动费

住房:提供过渡性人才住房

另可争取地方人才计划补贴

特任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特任副教授/

副研究员

讲师/助理研究员


博士后岗位

岗位类别

条件

待遇

项目

博士后

1.年龄在35岁及以下;

2.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身心健康;

3.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定向委培、在职人员以及现役军人身份的进站人员需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得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上述各项为申请博士后进站基本条件,博士后进站还需满足设站单位规定的博士后招收要求。

年薪: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

住房: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出站后可应聘我校教师岗位,入选国家级博士后人才计划或取得优秀业绩者经评估后可聘用。

九、其他待遇

1. 科研条件:提供丰厚的科研启动经费和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和超算中心、脑成像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实验平台全方位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2. 办公环境:配备高端舒适、条件良好的办公用房、实验室

3. 教育资源:提供从幼儿园至中学全学段,全国顶尖的教育资源。其中附属中学作为“百强中学”连续八年位列全国第一

4. 配套服务:可享受包括科研、教育、医疗、养老、交通、金融等在内的23项特殊福利政策,享受公费医疗、年度体检绿色通道等,协助解决保险、落户和签证等相关事宜,提供一站式服务。

十、联系方式

徐老师:+86-27-67862859

魏老师:+86-27-67863329

电子邮箱:hr_foaie@ccnu.edu.cn

Copyright © 2005-2017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鄂ICP备05003325号-9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286号